
Kavalan aimi(我們是噶瑪蘭)──噶瑪蘭族復名運動30年
李素月著 定價:300元
噶瑪蘭族自1987年藉「豐濱之夜」公開展演自身文化、祭儀,疾呼正名,正式展開漫長的復名運動,迄今已屆滿30年。此間,宜蘭縣史館不僅以耆老訪談、史料採集、專案計畫等方式,建立噶瑪蘭族的資料,也以行動與族人建立夥伴關係。
2016年,噶瑪蘭族復名運動即將屆滿30年,時擔任宜蘭縣原住民事務委員會委員的Bauki Angaw(潘朝成)老師提醒我們應該對此時間點有所回應。這個建議與本館當時的計畫不謀而合。當年暑假正舉辦「當代的平埔族群——宜蘭研究第10期研習營」,嘗試找出對噶瑪蘭族研究有興趣的學生或新的文史工作者,同時也開啟為期4年的噶瑪蘭族口述歷史計畫。
籌畫一年,2017年10月16日「Kavalan aimi(我們是噶瑪蘭)──噶瑪蘭族復名運動30年」特展開展,我們邀請了花東的族人回到故鄉與宜蘭的族人相互交流,也透過特展彙整呈現本館典藏的噶瑪蘭族史料,更與花蓮新社族人合作首度展出復名運動過程中的相關資料,包括偕萬來先生的日記、其與Bauki Angaw珍藏的陳情書、公文、文宣、復名意願調查表等。
2019年底,《Kavalan aimi(我們是噶瑪蘭)──噶瑪蘭族復名運動30年》一書完成,是為特展的延伸。除了建立在原有的展示架構上,也補充受限於展場空間而未能收入的其他史料,讓噶瑪蘭族的歷史變遷、復名運動的敘事脈絡與故事更為完整與豐富。
宜蘭縣史館作為在地史料館,是凝聚宜蘭人意識與認同的場域,希望所有族群可以透過自身的史料、記憶、發聲,呈現、詮釋自己的故事。請靜靜的閱讀、傾聽屬於噶瑪蘭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