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開關

:::

教學示例

列印[另開新視窗]

陳芃軒老師/南澳鄉的寶貝(金岳部落的變遷)(小六;社會)

日期:110-03-30    資料來源:文獻組

課程名稱:南澳鄉的寶貝(金岳部落的變遷)


課程設計理念說明:
南澳鄉泰雅族部落是目前台灣少見的被迫遷到新居住地的族群,遷到新址的時間約六、七十年,部落耆老仍清晰留著居住在舊部落的生活點滴,並且也常與親友們用故事或歌謠來緬懷舊生活與過世的親人。這十幾年來,社區發展協會發現這樣的情況,所以持續辦理了回舊部落尋根的活動,因此帶動了金岳部落對流興社的嚮往,許多人都希望能親自地走回長輩的家看看,並能為現在的部落做些服務。
但目前的幼小的孩子們,逐漸對部落傳統的生活越來越陌生,對歷史也是一知半解,在家中與親人的對話少了自我部落文化與歷史的事,因此本課程設計除了在課堂上所看到的南澳鄉及金岳部落的圖片與故事,也要求孩子能在家中詢問老人家有關舊部落的事情,並能在課程結束時完成對新舊部落間的連結與藝術創作。

 

能力指標:
社會領域
1-3-2 了解各地風俗民情的形成背景、傳統的節令、禮俗的意義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3-2 了解家庭、社會與人類世界三個階層之間,有相似處也有不同處。
5-3-1 說明個體的發展與成長,會受到社區與社會等重大的影響。

 

藝術與人文領域
1-3-3 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學習目標:
1. 從南澳鄉空拍圖中獲知各村落的分布情形並能認識各具特色的景點。
2. 發現自己最喜愛的部落景點,並能說明原因且分享給其他同學。
3. 說明家中長輩分享的舊部落故事與情境,並能對舊照片提出問題或想法。
4. 發現舊部落與新部落有相似的景點,並能夠透過藝術創作進行分享。

設計者:陳芃軒老師
實施年級:國小六年級
學習領域:社會
總節數:共4節,160分鐘
上版日期:110-03-30

close